2022年6月,習近平總書記在四川眉山三蘇祠考察調研時指出:“家風家教是一個家庭最寶貴的財富,是留給子孫后代最好的遺產”。正如《孟子·離婁》有言:“天下之本在國,國之本在家”,何所謂家,亦如弦鼗,琴有三弦,音域甚廣,家有三言,石城湯池,這三言便謂之家庭、家風與家教,三弦輕彈胡樂出,三言互證家風正,正所謂“正家,則天下定矣”。自古以來,中華文化就傳承下來重家教立家訓正家風的優良傳統,中國共產黨人更是用長期的實踐證明了家風與政風的脈脈相通,如同弦鼗樂理一般,欲樂曲動聽則要厘清三弦之序,欲風正氣清則要厘清家風、家教與家庭的關系。
家庭為老弦,老弦渾厚,聲如洪鐘,以強音定調如樹木根須,根深入土枝繁葉茂。1944年,毛澤東同志在中央宣傳工作會議上指出:“提出建立模范家庭,這是共產黨的一大進步?!秉h的十八大以來,習近平總書記也多次強調:“家庭是社會的基本細胞,是人生的第一所學校。不論時代和生活格局發生多大變化,我們都要重視家庭建設”??梢哉f家是人生的基點、事業的支點,也是夢想啟航的地方,更是出海盼望的溫暖,對于領導干部來講,家庭是背靠的后方,是風平浪靜的港灣,更是鼓舞斗志的大纛,健康的家庭可以滋養身心,凈化情緒,反之則不然。在電視專題片《零容忍》中點名的周江勇案,就表現了“對親屬失管失教,縱容、默許親屬利用其職務上的影響謀取私利”,這已經成為很多領導干部走向嚴重違紀違法的原因之一。
家教為中弦,中弦圓潤,謙謙君子,以柔調定曲如春風細雨,無聲潤物潛移默化。家教曾有嚴父庭堂教子、慈母燈下縫衣,亦有孟母三遷擇鄰處、曾子烹彘踐諾信。清代學者金蘭生在所書著作《格言聯璧》中說:“心術不可得罪于天地,言行要留好樣與兒孫”。在生活中的家教常有兩種,有成字的家訓,亦有無字的引導,新時代領導干部的家庭教育,不僅是對子孫的負責,更是對共產黨人信仰的堅持,對子女的教育不僅要在家訓中嚴規定訓,更要在言傳身教中悄然體現。成為最近網絡熱點的“鯰魚爺爺”和“周公子”事件正體現了家教不嚴的問題,高調炫富、辱罵網友、涉嫌辱華等等問題背后的真實情況還在調查,但僅僅是從文字的表達上來說,可見家教對于一個人的塑造是何等重要。
家風為子弦,子弦聲細,明亮年輕,以脆聲定音如高山清風,細長綿柔滌蕩風氣。家風是一種德行傳承,是家庭家教的精神內核,更是塑造精神長相的拓印模本,為此,習近平總書記強調:“家風好,就能家道興盛、和順美滿;家風差,難免殃及子孫、貽害社會?!毙聲r代領導干部的家風,必然是家庭與家教共同凝聚而來,要有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渾厚,亦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涵,要以歷史的自信,更要有時代的精神,家風正,則精神正,則政風正。最美奮斗者鄭培民教育家人廉潔奉公,不謀私利,他的孩子曾說:“廉政問題上,爸爸守前門,媽媽守后門,一前一后守出了共產黨人的嚴實家風”
弦鼗三音可奏萬曲,弦音入耳可剛可柔,正好比家庭、家教、家風亦可撐起社會風氣,以家風純正方可滌蕩廉潔清氣。實踐證明,領導干部的良好家風是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的源頭活水,更是黨風政風民風社風的膏腴之地,想要彈好這三弦家琴,既要看手法,更要看指法,握琴手法要穩正如領導干部堅定原則,三省其身,要敢于較真,身正則心不急;撥弦指法要準正如領導干部涵養家風,抓常抓長,要嚴管身旁,屋暖則痛不發。領導干部只有不斷做好公心不丟、原則不失,才能持之以恒正家風,以家風正潤澤作風正,方可以作風正穩固黨風實,引領政風純。(金昌市委組織部 傅志坤)